目前分類:看戲筆記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27-hours-310x390.jpg

看過猜火車、貧民百萬富翁的觀眾一定對導演Danny Boyle的手法不陌生。影像交錯跳動,時而你融入自己為主角,下一刻抽離成為旁觀者。在這部〈127小時〉的片子裡,感覺更為強烈。進場看電影時,已經知悉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會格外留意很多彷彿是不經意的畫面、話語,像是劃過岩壁的手;像是Aron跟巧遇的兩個女子輕鬆地提醒,「這些岩石可隨時都會動的,但希望不是今天」。Danny Boyle嫻熟的鏡頭技巧,讓你看到自然的壯麗斑斕,也感受到自然的冷淡(不說無情)。透過鏡頭帶給你的視野感受生命時而遼闊、時而渺小。音樂很棒,就跟猜火車一樣.

峽谷這樣廣闊,看似千古不動,也有鬆動的時候。滾動的那一顆大石就是為了「整」男主角而前來相遇嗎?Aron的自問是對自己自私性格(自我封閉)的反省,就像是莎士比亞說的,一個人的性格造成自己的命運。整部片子故事內容很簡單,就是Aron手臂被大石卡著困住127個小時,最後主角斷臂求生的故事。這麼一個故事,Boyle能夠拍得沒有冷場,令人不禁要拍掌驚嘆!

為了生命,也要勇敢捨棄,即使是自己的手臂。在截斷手臂之時,Aron不忘叮嚀自己,千萬不能昏過去,要承受住痛苦。一旦昏厥,那可是生命攸關。連痛昏都不許發生。最後死裡逃生,綁著截肢後的手臂,男主角掙扎地爬出夾璧後,疲憊的回轉身來,忽然跪地面向山谷説了Thank you時,令我感動萬分。昔日的封閉以為不需他人也可以過活的Aron終於也大聲喊出Help, I need your help....迎向前面的行山者,也為自己贏來了救贖與新生。

 

127_Hours_10.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pinning-Top-Inception.jpg 

Inception

生活實在很忙碌,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偷閒,寫下看完inception的感想。我喜歡這部電影,劇本、導演都是同一個人,就更令人懾服。其他劇情、技巧,有更多專門的人討論,我只單單寫下自己的想法。西方的哲學、科學發展,真的孕育了很多夢想的實現,這部電影也是。「夢」、哲學與存在、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討論在這部片子裡都能得到很多的滿足。我甚至覺得,導演Nolan仍然延續這個傳統,某些方面,其實宗教意味很濃,探討的是「存在」的問題。夢想的追求,是真實的,她總是在不同的現實、時間裡交錯存在。但是,什麼是「真」的,又它會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呢?

怎麼分辨夢境與現實?猶如電影裡的台詞,你記得這個夢是怎麼開始的嗎?我們在夢裡,常常不知道是怎麼出現在這個場所的,但是只要是在夢境裡,我們的感覺仍然非常真實,比如,戲裡,男主角的太太-Mal在一開始的畫面裡,槍射Arthur時說明,我不把你射死,但是射到你腳的那一槍的痛楚會讓你感到真實,她落下一句:The pain is in your mind。講得真是好極了。叔本華說,痛苦是清醒的,是存在的。這還不夠,你得清楚知道你是怎麼開始的,怎麼來到這個地方的,唯有如此,你分得清楚是在夢裡還是在一個現實世界裡。

好了,「圖騰」(totem),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圖騰,會幫助你分辨,你是在別人的夢中還是自己的。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有趣的地方在這裡。究竟Cobb發生一切之後有沒有回到現實,網路上的爭議,幾乎鎖定在那顆陀螺(a top)旋轉或停止。這不是我的重點。圖騰,意味著信仰,就是你所相信的東西,用它來分辨自我。放回到我們的生活裡,不也是這樣?有時候我們的喜怒哀樂常隨著外在世界起伏波動,在別人設定的劇本裡,演著別人希望我們照著演的戲。在別人的夢想(劇本)裡,人家希望我們演悲劇,這時候,若沒有這個圖騰,我們迷惘,無法分辨,甚至忘了自己的夢想(世界),找不到定位。如同男主角的太太Mal一樣,她乾脆把自己的圖騰(信仰)鎖進保險箱,不再願意去分辨。

男主角的圖騰是什麼?孩子的臉,那是他在真實世界裡被逮捕亡命天涯之前的遺憾。也是他堅持設計夢的空間時(architect),不帶進自己熟悉的場所的原因。想要見到孩子的這個圖騰,堅定想回「真實世界」、「家」的信心,雖然得冒險經歷由多層空間與時間所交錯形成的夢境。圖騰,一方面是用來分辨的座標,因為清醒,所產生的意念引導人的行為。這個圖騰,會提醒持有者,自己是怎麼來的,怎麼在這個地方的。圖騰,總是用來定位自己。Cobb的圖騰帶著他回家。 

置身於他的夢境。導演,說了一個很棒的故事。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722193705!Shutterislandposter.jpg

今天一個人跑去太古廣場看早場電影--shutter island,網路上買票45元加上手續費6元,實在很划算。說是早場也不太早,十一點開演。早上還可以從容地起床、吃早點,讀點書以後再出門,時間綽綽有餘。shutter island,由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導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主演。第一次看馬丁史科西斯的片子,是有關他紀錄波蘭移工的故事-接下來是他的紐約黑幫,第三就是這一部。李奧納多的戲我也看了不少,簡直是看著他長大的樣子(這樣彷彿顯現出我的年紀..),我看他的第一部戲是他跟強尼戴普演的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戲裡是強尼戴普的弟弟,智能遲緩的他,不斷放光,硬是蓋過了強尼戴普(雖然我也非常喜歡他),之後看他飾演的韓波詩人、鐵達尼號的傑克、catch me if you can那個外表早熟卻無法掩蓋情感稚嫩的天才犯罪少年,然後是今天這一部戲。

Shutter island,對我來說,是非常棒的電影。片子結束時,心頭還是有點震撼。研究所一年級時在精神病院做田野「調查」時的記憶忽然跳入腦海。電影演完了,我卻待在座椅裡不想走,直等到所有的字幕、音樂跑完。香港譯作「不赦島」,台灣翻為「隔離島」,很難說這樣的翻譯恰不恰當,英文也非我專門。但是shutter指的是照相機裡的快門,為了捕捉一個畫面或鏡頭,控制讓光進來的那一剎那的遮光版。而在情緒或態度上,如不想讓人知道所做的掩飾,叫 put down the shutters。這是部懸疑片,網路上的討論夠多了,我不用多寫,免得到處是雷。

記憶深刻的,是「暴力」、「痛苦」與「瘋狂」的討論。DiCaprio問 Chuck,哪種狀況更糟一點,是活得像怪物般地,還是像個好人般地死去?影片中,有一段對話是洞穴裡的「醫生」Rachel問他,是什麼讓你感覺到痛?是你的傷口嗎?不是,是大腦讓你感到痛苦。傷口(wound/trauma),其中一個精神醫師用德文的Traum(dream)來解釋夢境這個德文字面意義與傷口的關連。傷口、那些令人感到痛苦的人事物不斷出現的畫面、真實與夢境因為傷口導致的痛苦在大腦裡變得難以區分。如果痛苦讓人產生暴力或甚至讓人習慣暴力(如裡頭的精神醫師說,a man of violence 不一定指的是使用暴力)那麼為了消除暴力,為了消除痛苦,我們用點辦法讓這個人變得快樂,對痛苦不再有感覺,那會不會更好一點?果然暴力只能用暴力來征服?導演還是把這一道德的問題留給我們來思考...

片尾的主角是「真」的舊疾復發,還是刻意掩飾現實真相的痛苦而「假扮」成復發呢?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是從大腦出發,也在大腦結束。Teddy用表達想回 "mainland"的方式「選擇」了lobotimy(使大腦變成遲鈍的腦葉切斷術),永遠地留在島上,再也不用面對現實世界裡的痛苦。

唉,DiCaprio真是個好演員。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luebird.jpg 

 

        昨天看了阿部寬演的『青い鳥』,真是發人深省的一部好戲。故事大意是東丘中學二年一班的野口同學,因為遭到同學欺凌,自殺未遂後轉學至他校。全體同學在學校要求下進行了反省。學校希望同學盡快忘記這件事情,好恢復往常秩序,並且設立了所謂的『青鳥』信箱,藉此希望解決同學的煩惱,避免悲劇再次發生。該班的級任導師因此事件休假,於是從教育局來了一位代課老師村內(阿部寬飾演)。角色設定裡的村內,患有口吃的毛病。一進教室,就要求值日生園部(本鄉奏多),將野口的桌椅搬回原位。每天進教室上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著野口座位道早安。村內老師的舉動再度引發學生與學校之間的不安。

 

        這部戲檢討了,什麼叫做「欺凌」、「反省」、「悔改」與「教育」。被欺負的人,也許這傷口會跟著他一輩子,野口永遠不會忘記班上同學給他的傷害。這樣,學校憑什麼希望傷害人的同學盡快「忘記」這個事件,好恢復所謂的「秩序」?

 

       那個欺負過野口的同學--梅田不滿村內老師的行為,強令其他人將野口的桌椅移到外頭,村內一進教室,不見野口的桌椅,一發不語地離開教室。梅田得意的跟同學說,「看吧,村內是沒有勇氣發火的。」一會兒,村內從雨中找到了野口的桌椅,固執地再度將野口的桌椅放回原位。梅田氣憤地拿自己的書本猛敲桌子,一直敲一直敲,直到手裡的書本因為擊打跳落在地。

 

      看到這裡,我一直摒住氣息,想看村內會怎麼做呢?一般的老師,會怎麼做呢?「教師」其實只是這個社會給予的「權威」,拿權威壓孩子,其實是無法解決彼此的不解與憤怒。戲裡,村內只是彎下腰去把課本撿起來,輕輕放回梅田的桌上。

 

      我又想,村內這個角色一定要有「口吃」嗎?沒有口吃,就無法說明這部戲的精神嗎?他還教「國語」呢!作者(重松 清)所要傳達的究竟是什麼?我們以為教師一定要擅於言詞,動人的話語是首要條件。但是,一如村內一開始在課堂上講的,「我認真的說,請你們也認真的聽」。認真、用心,才是關鍵的。因此,當園部同學提問「討厭一個人,是否就是欺凌?」時,輔導老師並沒有給予恰當的回應且打算草草打發掉這個問題後,園部是失望的。村內則適時地希望該位輔導老師,要正確地理解園部的提問。也許,一個人缺乏某種能力適當地表述自己的痛苦,正如野口同學似乎以著玩笑的表情但事實上卻是在發出求救訊息一樣,如果我們都能認真的對待、理解他人,也許就不至於有悲劇發生。

 

教育,是什麼?當我讀著近來新聞--台灣某教授不滿有學生上課啃雞腿等行為時,不免有更多的思考。這位老師的表現與反應可以如何,除了責備之外?究竟如何做,才能傳達老師的想法?或究竟這個老師想傳達給學生的是什麼訊息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也不是心情沮喪或承受什麼壓力,但就好想哭一哭,這時候外甥權權的幼時讀物會跑入腦袋,接著學學貓頭鷹來想些悲傷的事情,好讓不斷奪眶而出的淚水可以煮壺「眼淚茶」。J 

昨天一口氣把源義經看完,果然賺人熱淚。九郎義經這個角色,讓人哀嘆他短暫卻顛沛流離的歲月人生。他一心一意渴望兄長的信任,雖有領軍之才,卻對於權勢與時代的變局判斷過於天真,也難怪,日本人惋惜這位英才的悲苦宿命而有「判官贔屓」(ほうがんびいき)這個詞彙,一掬對英雄遭受命運捉弄的同情之淚。 


對我來說,主從之間的情義一直是哭點。苦於兄長源賴朝的不斷追殺,義經身邊的家臣不離不棄,自始至終忠心耿耿。讓源義經歷史留名的兩個戰役:一之谷與壇之埔,也是替其兄長打敗平家的兩個關鍵戰役,坊間云,源義經「功高震主」因此遭兄長嫉妒,並始終未能獲得兄長的信賴。關於兄弟不和,我另有看法,這其實是夢想的衝突。與哥哥後來建立起來的武家政治時代相較,如戰神般的源義經其實屬於舊時代的人物,他接受法皇冊封等於維護了舊體制的權力結構,這自然使得源義經的存在成了源賴朝實踐夢想的毒素。


源義經從哥哥那邊得到的24區領地很快地被哥哥收回。而即便如此,源義經的家臣在缺乏經濟支持之下,仍然護主心切,陪著他戰鬥到最後一刻。儘管講過數次,但是弁慶那段「勸進帳」,也還是讓人哽咽。松平建真是個好演員。為了讓源義經從容赴死的尊嚴,與義經相約來世仍為主僕之後,他守護在經閣外,大刀揮舞之下,任憑飛箭穿身,他屹立不搖,氣蓋萬千,看了真叫人胸口一熱。


另一個哭點,是白拍子(負責祭典或是經常在武門節慶時一邊歌唱一邊悠然起舞的表演者),靜(しずか),對源義經的愛情。相當年輕的演員石原里美(さとみ),她的努力演出在幾幕戲上頗令人動容。與源義經在吉野山一別之後,就被源賴朝捉回鎌倉。在該處生下源義經的兒子,飾演靜的石原拖著羸弱的身子,苦苦追問北條政子,義經的兒子呢?(而不是問「我的孩子呢」),當得知那個連見都沒見著一眼的嬰孩已被殺害時,石原不平與錐心之痛的嘶吼,的確傳達了身為源義經戀人的憤怒與悲鳴。沒多久,源賴打算在鶴岡八幡宮舉行慶典,要求享有「日本第一」譽名的靜,演出白拍子,為鎌倉祝禱。原本該唱出「鎌倉萬歲」的靜,自其口中悠悠歌詠而出的,卻是對源賴的諷刺,以及,對義經勇敢且堅定的思念。

 

吟詠著與她的名字音同的しずやしず,盼望回到與源義經相處的幸福時光。「靜呀,靜呀..」,彷彿源義經充滿情意,一次又一次溫柔地喚著她的名兒


しずやしず しずのおだまき 繰り返し  

 むかしを今に なすよしもがな....

sizuka.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十分著迷一套2005年日本NHK的大河劇源義經。會想看這齣戲,初始動機來自去年十月在東京近郊的千葉市中心,看了松本幸四郎主演的弁慶與其主公源義經逃亡時的一段戲--勸進帳。可見,這齣歌舞伎多麼盪氣迴腸,對我影響至今。

 

五十集長的大河劇,我才看不到三分之一。有幾個橋段讓我激動到不行。由瀧澤秀明主演的這套源義經,NHK的製作有個特色,讓每一集終了後有五分鐘,介紹戲裡出現的主要歷史地點。於是,每一個地方,深藏在時間背後的故事,得以繼續向現代人召喚著。如果要照著五十集介紹的歷史點來遊玩,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跟多少錢在日本身上?

 

也許是藉古說今,這套日劇闡釋著兩個時代、兩大家族對於新國家的夢想。

 

與源氏家族為仇的平家,飾演平家領袖人物平清盛的渡哲也,真是出色的演員。他一心想將首都從過去的京城遷到福原(今日之神戶),對他來說,新的國家,就是能夠與異國往來,藉由貿易,使國家富強,民眾安樂。只是,夢想的達成,需要實力。而實力的培養與展現的背後,擺脫不了權力與殘酷的鬥爭。

 

平家在清盛領導下達到巔峰,提升武士在日本治政的歷史地位。他死了以後,很快地,過去幾乎被他剷除的源氏家族,從零星四散的地方,逐漸興起。源氏一族的不同門之間為了領導地位,也彼此內鬥。嫡系出身的源賴朗,跟庶出的九郎義經解釋,他心中的新國家,在於建立一套武士秩序,不同於以往的傳統,亦即,主公與家臣之間的情義以外,更為重要的是理性。「如果,主僕無法交心,那麼,是什麼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義經不解的問。「契約關係,家臣有貢獻,主公則給予恩惠,但是有貢獻的家臣不可違背應有的分際」。這是源賴朝對於新國家秩序的夢想。

 

源賴朝的策略或是夢想的背景,有跡可循。青少時代被流放到伊豆的源賴朝,能夠在平家顯得敗壞之際,形成班底,固然與北條家結親有關,但是孤伶伶流放到伊豆的賴源朝,當然不同於平家,他的班底基礎不在同門同族的血源,因此,對他來說,用人唯親反而不成。

 

源義經,自小未曾見過被平家族殺害的父親。在2005年大河劇版本,由瀧澤秀明詮釋的源義經,似乎一直在尋求父親的身影。雖是殺父仇人,平清盛養他到七歲,在源義經幼小的心靈中,也是這個平清盛向他呈現了屏風上的夢想福原的建設藍圖,一個新國家」。

 

尋求親情的源義經,聽到了哥哥源賴朝離開伊豆,前往東國時,一顆熾熱的心讓他從避居的奧州,風塵僕僕地帶著家臣,一心想見這個從未謀面的兄長並助他一臂之力,對抗平家勢力。一個重情義,一個提倡冷靜的理性,源義經的悲劇英雄角色已然埋下。

 

下次來寫寫源義經裡的女人角色。嫁給了源賴朝的北條政子,說明了愛情的嫉妒如火。真可怕。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