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華人世界
此番去紐西蘭的奧克蘭,主要是為了參加由紐西蘭奧克蘭華人聯會與海外華人學會所主辦的研討會。此趟旅行收穫頗豐,但由於今天早晨剛剛抵達香港,還非常疲憊的我,暫時先記錄下這裡的華人。
我們剛到的第一天晚上就參加他們的歡迎會。一般而言,在純粹學術的研討會上講話的都是學界的知名人物,但這個歡迎會講話的是當地高度參與政治與公共活動的華人。跟台灣政治人物模式很像的,這裡的政治人物也會用兩三種語言向與會來賓致意,最後一句就是以毛利語做結尾(講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總之,政治正確很重要。紐西蘭大約有四百萬人口,「華人」社群有二十萬,其中據說有十八萬就住在奧克蘭。好笑的是,歡迎會最後的表演活動,是民族舞蹈表演。在北京長大的同事跟我說,這首歌的意思是,在黨的領導之下,族群融合。實在有夠怪的。
這樣的華人社群,其實非常複雜、有自己的內在矛盾。首先,這個紐西蘭奧克蘭華人聯會,應該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比較近,很多活動都與中國政府合辦,手冊上用的當然就是簡體字。但是這個華人聯會又有很多是屬於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他們在血緣雖屬華人,但事實上已經不會講中文(主要是廣東話),跟第一代的移民與當時紐西蘭政府對待他們的父母的遭遇也很不同。比如,其中一位叫Meilin Chong,她的父親1919年來到紐西蘭。當時紐西蘭政府不允許他們攜家帶眷,意思就是希望這些華人有朝一日還是得回中國去。然後是1937年了日本人侵略中國了,他們的媽媽才以難民身份到了紐西蘭。話說,她先生則是1939年來到紐西蘭,其實是姓HO,但是紐西蘭政府以為他的名字最後一個字是姓,於是就變成姓Chong了,這個錯誤在他們第三代的女兒身上更正過來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952(如我沒聽錯),紐西蘭政府才承認華人的公民權。對這二代已經喪失中文能力的華人來說,他們見證著歧視體制的修正,但除了血緣上是華人之外,他們究竟有什麼「中國因素」呢?又加入這樣的聯會,並且不斷地強調受歧視歷史,又怎麼「融入」所謂「主流社會」(如果有的話)。對於第二代的華人移民來說,已經自認為是紐西蘭人了(Kiwi)。問題是,隨著全球化的腳步,紐西蘭人才政策的改變,香港、台灣移民來了,他們帶著自己的地方語言;緊接著則是中國人來了。連他們自身也帶著矛盾的心情在看這些新移民。我問,有任何台灣人加入這個所謂的華人聯會嗎?「zero」,這是她提供的答案。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的學術會議成為當地的重要事件,而其實,是高度具有政治意義的活動。
另外,撇開這華人聯會不說,奧克蘭很多說廣東話的移民,簡直像是複製一個香港在這裡。我甚至是用廣東話問服務生廁所在哪裡。問完了才意會到,咦,這不是紐西蘭嗎?
上圖,從mount eden望出去的市景與火山。(我下次會寫一下紐西蘭的毛利人、還有好吃的食物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