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遊於藝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arché aux Puces St-Ouen de Clignancourt

P1030680.JPG 

聽說是巴黎最大的跳蚤市場,位於十八區,也是有名的-蒙馬特區內。我們拜訪當地的那天是星期一,人潮較少。這個市集真的很大,經過的幾條街,感覺就像是台北的士林,大多是些衣物,有些則是非洲來的物品,像是樂器、陶瓷用具或是裝飾品。教授收藏的興趣是古玩,我們希望能夠找到幾家好好逛逛。途中,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個年輕人開的小店,專門賣些複製的50年代或更早的發條玩具。年輕老闆極有熱情,不斷向我們展示他的陳列品。比如一隻發條鴨子,上緊發條後,鴨子低著頭猛往前竄;另一隻小雞,則開始唗唗唗地往地面啄,老闆玩得開心,把我們都逗樂了。告訴自己逛完市集後,一定要再回來。我想買兩隻老飛機,也是發條玩具,只要上緊發條,螺旋槳會轉動,機身向前滑,一次戰前的軍機的款式,很有味道。

我們進了古家具城,真是大的不得了,每件古董家具製工精細華麗,令人目不暇給。這些古董家具,總讓人想像上層社會的階級與物質生活形式,配合布迪厄談的distinction,應該更能心領神會。教授他們很喜歡一對籐製椅身,上頭鋪有軟墊的座椅。他倆夫婦還試坐了一會兒,舒適的讓人不想爬起來。這對座椅有一百年歷史,要價4000歐元,等於港幣40,000元(等於台幣16萬元,這是我心裡的OS)。

中午午餐時,我們選了入口處一家標明台灣小吃、亞洲風味的小館吃飯。老闆是台灣人,移民到法國有三十年了,一知道我是台灣來的,親切地招呼我們,老闆親自下廚,水煮魚、清炒大白菜、四川口味紅燒牛肉麵,都不是菜單上的。戴著日本二戰軍帽的老闆,不時走過來跟我們聊天,事實上,他本身是四九年才過來台灣的,因為海軍之故,很有語言天份,會講很多地方方言,他從一起頭就是一口道地的台語,完全可以不用參雜北京話,比我強很多,太太則是台灣本省人。正吃飯時,隔壁另一家賣古玩的台灣太太聽聞,也跑過來招呼。這位太太也大概六十好幾,她上的妝很特別,像是陳香梅一樣,眼線到眼尾向上揚起,非常顯著。先生也是台灣人,二次戰前出生,曾在泰國待了十年。飄泊海外,直到在台灣認識了茶商的女兒,見她精明幹練,管理大稻埕的十家店鋪,非常心儀,展開追求。結婚後,不想待在台灣,開始想要移民,他們也不懂法文,英文也不怎麼樣,就這樣勇敢闖蕩,來到法國定居。這對夫妻的大女兒,是個教授,本身擔任台灣民主聯盟的幹事(不知道是個什麼單位),跟台灣的海外關係似乎很強,嫁給了大陸人。呂先生敘述到這裡,神色忽然有點怪異。她女兒因為先生工程之緣故,經常到處遷居,目前還在武漢大學教法文。常常聽這些移民他鄉者的故事,每次都特別佩服他們的勇氣與生存毅力。

P1030679.JPG 

為了趕著去Musée Guimet,我終究沒來得及回到發條玩具店。旅行就是這樣,不在當下,也許就這樣錯身。這個博物館,是法國最重要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很值得一訪,特別是有很多不同地區,包括日本、中國、西藏、韓國、尼珀爾、巴基斯坦、柬浦寨的佛像與雕塑,我不厭其煩地列出這些地區,實在發現佛像在這些區域的展現很不一樣,相當有趣。跟教授討論起來,很多文物出土都在1920年初,這些法國人不知道是怎麼拿到這些東西的?教授對「玉」很有研究,我就非常陌生,跟在教授一旁,學到很多,真是不虛此行。幾個唐俑,栩栩如生,表情非常豐富,馬的肥壯驅身,加上眼神,模樣真的非常逗趣。女孩子打槌球、胡人們放鷹的丰姿,真叫人稱奇啊。古人對死後的世界是怎麼想像的呢?為何也要擺進這些「胡人俑」呢?

P1030697.JPG 

 

P1030683.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1030718.JPG  

愈來愈覺得旅行就是一連串的對話。如果沒有跟當地的人、事、物、天空與土地對話,匆匆擦身而過,那經常會問自己,我來過這地方嗎?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97年來過凡爾賽宮嗎?即使來過,鐵定沒進來,我記得當時在法國讀書的德亮學長告訴我們那天凡爾賽宮沒對外開放,只能說是緣慳一面。

這次來巴黎,第一印象就是交通很差。因為懶得提行李,我們一連教授三個人決定搭乘計程車到旅館,卻沒想到原本是四十分鐘的車程,硬是花了兩個小時才抵達旅館,而原本預估40-50歐元的車資也變成100歐元。我們苦,司機也覺得苦不堪言。高速公路塞成這樣,沿途卻不知道是否有哪些大人物要過,警車與騎警拼命幫忙開路,這點也讓人印象差。

回到凡爾賽宮。從我們住的地方附近的地鐵站Cluny La Sorbonne搭乘RER C線可直達凡爾賽宮,忘了花多少歐元,好像是3歐元多一點點。地鐵火車擠滿了人,是兩層的那一種,第一次見到的人都覺得新鮮。上班人潮很多,我們過了幾站以後,都找到位置可以坐下來。一到當地,機靈的Linda跟教授先到information處買了門票,免得到時候還得受排隊之苦。不過,即或有門票進場來還是得排隊接受安檢。隊伍看起來似乎大排長龍,其實隨著人群魚貫而入,速度挺快的。

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將他父親的狩獵行宮改建而成,共有900公頃大。上面那張圖,說明了路易十四的炫耀性格,非常愛美,還特意找人幫忙化妝。另一張圖可以看見他腳下著的那雙鞋,像是跳芭蕾舞一樣的精巧華麗。

P1030726.JPG 

本人都已經愛漂亮成這樣,皇宮的富麗堂皇更加不可少。同事Victor說了他對巴黎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國家很富裕。他講得非常正確。凡爾賽宮不只是大,他還找了Le Brun裝飾藝術家負責率領幾百名工匠,用6000多幅油畫、2000尊雕塑品、5000件絕倫的家具及工藝品來使這大宮殿變得絢爛奢華。每一扇門欄上方鑲著金黃澄澄的皇冠,耀眼地叫人爭不開雙眼。

P1030715.JPG 

這段期間,正好也是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凡爾賽宮展出他的作品其間,我們正巧遇上。村上隆就是那個幫LV設計櫻桃包的。法國教授Azuelo跟我提起時,表情嫌惡,用了scandal 來形容這個特展。我覺得作品本身挺可愛、挺商業、非常漫畫(順道一句,日本動漫至少在巴黎似乎非常流行,可以看到很多動漫商店,交響情人夢裡的描述看來很寫實),但是放在非常古典非常歐洲的凡爾賽宮,不太搭調。也許村上隆的目的就是要顯出這種突兀吧。

下圖那個亮晶晶的雕塑村上隆命名為Oval Budda。有人說看起來像是日本的河童。我也沒見過橢圓形的佛長什麼樣子,只覺得怪異得很呢。

P1030736.JPG P1030737.JPGP1030756.JPG

 我們沿著le grand canal到達Marie Antoine(瑪麗安得烈)皇宮途中,兩旁的樹林染滿秋意已經變黃。教授低頭忽然發現,原來都是栗子樹,因為果實纍纍,啵的一聲,果實裂開,栗子掉下來。我很興奮,雖然吃過糖炒栗子,但從沒見過栗子樹的果實與樹呢。往旁一瞧,哇!Linda與教授比我興奮百倍,他們倆老拼命低身撿拾。撿滿一袋,竟然認真地想攜回香港,做栗子燜鴨!

P1030792.JPG P1030796.JPG P1030793.JPGP1030775.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1030111.JPG 

(上圖,吃小黃瓜消暑的女孩)

生活忙碌,但是今早在聯合報讀了蔣勳談的世博美學,覺得也要趕快記錄一下所見所聞。

其一世博行

刺蝟君跟我在告別老師與其他一行人之後,下午三點開始展開我們的世博冒險,想試驗看看在有限時間與耐心下能夠看到幾個展館 。西班牙館外型大氣,甚至勢如大海波浪般的磅礡,一進館內,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佛朗名哥舞蹈與音樂也令人震撼。

P1030225.JPG 

 

荷蘭館正如蔣勳所描述,實用與結合能源考量的日常生活展示,刺蝟君跟我也都非常喜歡這個館,但也跟蔣勳所提的感覺一樣,我們的眼目像是花蕊,不時的從荷蘭鬱金香花苞似的展館裡往外探,被那個猶如「刺蝟」綻放出來的英國館所吸引。

靜下心來,我們還是最喜歡英國館。就「意念」與抽象程度的精神層次表達,英國館最為獨特。我想,畢竟是能夠產生哲學家維根斯坦或是Beatles搖滾樂的國家。

P1030185.JPG   

P1030192.JPG 

 

其二田野中國

工資差距
上海進步得很快,這次世博,中央扎了4、5千億人民幣,人民素質也進步得很快。老上海人的計程車司機一天早上五點開始跑車,連續跑到晚上12點下班,工作總共17個小時,隔天一整天休息,然後重複另一天的作息。這樣一個月可以賺五六千人民幣(比台灣大學生現在薪資高),老上海的司機師傅乃有房階級,房子是師傅的爸爸在1990年代買下來的,否則他也喘不過氣來。他炫耀似的講,現在上海人進步很快,駕車也文明許多,不會亂按喇叭。我點頭如搗蒜地回應。當天夜裡,我住在高達20層樓的五星級飯店,半夜卻連連被路上的喇叭聲吵醒,不覺地暗笑:不是不會亂按喇叭了嗎?
 
等候排隊參觀世博時,遇到一個湖北來看世博的,他攜女帶眷搭了20多個鐘頭的火車來上海,是鐵路局員工,薪資一個月3000人民幣。在對比一下華南地區的工人工資,富士康員工跳樓後,大約900到1500人民幣之間。再想想我在美國認識的中國同學,他們回到中國以後,在美商金融法律公司工作,2006年我去看他們時,居住的公寓套房大約一個月一萬七千人民幣租金,不到三年,他們已經在北京買了房子,現下舉家搬到上海來。
 
吃呢?
高老師喜歡吃好的,我們這行人就能跟著吃香喝辣,實在過癮。不過,蘇浙匯似乎沒有我想像中的好。東坡肉,做的太膩,但直覺上又不知道原因,也真是恰好,今天蘋果日報的嚴浩也寫了蘇浙匯,香港美食家蔡瀾解釋,蘇浙匯的東坡肉原本應該藉由烹煮時間的控制,將油脂逼出,卻是火候過了頭,油脂變成油膏,吃了就容易發膩。原來如此!高檔的蘇浙匯我們七個人喝了酒吃了菜餚,花了大概七百人民幣。隔幾天我自己去了田子坊附近的一般麵店吃碗雪菜肉絲麵,一碗六元。
 
這就是我從上層到底層社會的體驗。一個中國怎麼差距這麼大啊!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日本國會

 

原本該寫寫六月中旬的上海行,但是沒空。一時興起,發現2008年10月去日本國會時寫下來的感想,想想先貼出來,跟大家分享。那天天氣不好,所以這1936年才蓋好的日本國會議事堂就顯得有點灰灰的。文章裡寫到的官員,隨著首相換了幾輪了,也早就換人了。

08, Oct. 2008

今天十點左右原想出發到築地市場(太晚了,築地市場應該清晨四五點就到了),探探魚的批發市場,搭上丸ノ線到銀座轉成日比谷線,但是臨時見到國會議事館這一站,就決定先參觀他們的議會。裡頭的警衛說十二點才開始,要我先填表。知道我從台灣來以後,盡量用英語讓我明白。就在大廳堂等待時,一位剛從波士頓回來的日本醫生自願擔當我的翻譯。我們到了國會議堂,議會的參觀嚮導介紹座席安排。白色布幔後是天皇的席位,通常在國會開幕式時,天皇會參加。再往前一點,則是事務大臣的位置,總理大臣則會坐在天皇右前側。我想像著,1937當選日本貴族院議員的辜顯榮,當時被安排的位置座落於天皇正對面的情景。

這位在波士頓待了五個多月的日本醫生,英文表達還是不太流暢,我也不好意思多問他問題。我們到八大政黨的辦公室時,幾個正打算前往參加下午審核預算會議的大臣紛紛出現,魚貫而入。我們見到了環境部大臣齊藤鐵夫、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幾個參觀的人,包括我在內(雖然我根本不認識他們),都有點興奮。一個安全警衛人員還拿著新聞剪下來的一角報有各大臣的照片核對,也把這些照片傳給大家看。我們那個安全嚮導很好玩,明明是他興奮地告訴大家,哪個大臣就要來了,把大家的情緒煽動得高昂時,忽然間又要大家冷靜地站在一旁等待。

我們當然到了整個國會議事館前要拍照,前往途中兩旁栽種的植物分別代表著日本各大縣市。我看到這國會議事館,當然想到木村拓哉演的Change,談起來時,其他參觀民眾也熱烈地回應,大家都笑彎了腰,可惜我們語言不通。忽然間,下起大雨了。

我們各自向嚮導道謝後,我準備前往六本木。那個來自名古屋的日本醫生問我是否有興趣一同到茅場町,說他打算參觀東京的股票市場。原本是該說好的,無奈很不自在,謝謝他的好意後,我就搭著日比谷線到了六本木。雨愈下愈大,唉,真是殘念。只見到了那隻大蜘蛛,原本打算參觀森美術館、還有上到最高層去眺望整個東京,都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1020870.JPG

 

這張照片是在沖繩縣立博物館外拍攝的。石獅子高高地聳立在屋頂上,目光威懾,俯瞰四周,擋住八方惡魔妖怪。背後的天空湛藍到令人陶醉!

中心主任SL就要退休了,以亞洲網絡角度研究香港、沖繩著名的日本學者浜下教授特邀請我們中心教授前往沖繩拜訪,教授執意要中心同事一道前往,我們就這樣幸運地來了沖繩。在被日本收入版圖設藩之前,琉球是擁有五百年歷史的獨立王國,因為明朝禁運,琉球藉由向中國朝貢取得貿易許可,從此,在一片汪洋中,巧妙發揮中介位置,往西連接了中國的閩南,往北聯繫了日本、朝鮮,往南則與菲律賓、馬來亞海上貿易交流起來。這趟旅行,不論從飲食、物質器皿、布織裡,處處可見豐富的、多元的海洋文明體現在生活裡。浜下教授的陪伴,真猶如一道開向著亞洲歷史的窗,也讓我想起布勞岱研究地中海文明的視野。

此行一共拜訪了當地三所大學(琉球、沖繩國際、名櫻),見了琉球與名櫻的大學校長、副校長。對他們的尊敬油然而生。這三位校長應該都是沖繩當地出生,後在東京取得相當成就的菁英,他們的歸鄉說明了對於故鄉的熱愛。特別是名櫻大學校長,他是1950年代美軍佔領管制沖繩之下,首批極為少數獲美支持而赴美留學其中的一員。一進辦公室時,一眼就望見莎士比亞的肖像,已經很有好感:)。這位長者開口就說,「沖繩有著悲劇的歷史..」,聽了忽然胸口一緊...在夾縫中生存並有著璀璨文明的琉球王國,在所謂近代化的各帝國湧向東方之下,受到歷史命運的撥弄,戰爭首當其衝,成為日本版圖中唯一被美軍登陸之地,我想起看過的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美軍基地的問題、戰爭陰影下的生存、現實生活的困境...我問校長,沖繩高中生繼續升學的比例如何,他說,日本本土有大約超過50%以上的高中生會繼續進大學,沖繩則只有38%,也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名櫻在沖繩縣政府的支持下,今年四月起將要從私立轉成公立,希望藉此降低學費,吸引更多沖繩年輕人進大學。我們看資料,名櫻只有兩千多名學生,外國學生加一加只有24位。儘管如此,該所大學仍自我期許,設立很多特殊的課程,也建了外國學生宿舍,希望成為多元文化下具有吸引力的綜合大學。

我們也參訪了公文書館,漢那(kan na)女士一路協助,實在感激。此外,到了平和紀念館,與越戰紀念碑設立的精神相同,這裡的紀念碑像浪波似地,彷彿象徵著戰爭人禍之下,人的生命潮起潮落般地、無奈地消逝。這些紀念碑中包含34名台灣人。

P1020686.JPG 

介紹幾樣我覺得極有特色的沖繩文、物。

yanaihara.JPG 

竟然在琉球大學附屬圖書館見到矢內原忠雄筆記、原件手稿的完整收藏,真是最大的驚喜!

看見餐盤裡令人熟悉的台灣礦肉嗎?沒在照片裡的,還有苦瓜炒蛋,外婆和媽媽常用醬油冰糖滷過的蘿蔔、海帶花結、早上菜市場的麵攤子常有的大小豬腸湯等,有到過沖繩的朋友曾經告訴我,沖繩跟台灣很像,「沒什麼好玩的」,對我而言,這個「很像」大有來頭,完整反映了多樣文明交流後的結果。

food.JPG 

再來,琉球特有的紅型與珊瑚染。我們大夥兒全淪陷在一家叫「琉染」的店。女當家穿著和服,溫柔婉約卻又俐落幹練。店裡陳列的每樣東西都令人著迷不已。我們都花了大把銀子在這裡,而且幾乎不想離開...

P1030006.JPG      P1030002.JPG   P1030025.JPG    P1020984.JPG    P1020987.JPG  P1020981.JPG  P1020985.JPG  P1030020.JPG

最後,琉球特有的極品酒--泡盛(唸做あわもり a wa mo ri),我竟然忘了拍照,且補上一隻我認為正陶醉在泡盛之中的風獅爺代之。石獅子若張著嘴,就是公獅子,母獅子則是閉嘴巴的(無才便是德,惦惦就好)。

   P1020925.JPG

真的最後,附上一張櫻花圖。這株櫻花品種來自台灣,綻放在博物館外。以此祝福美麗的沖繩人民~~。

P1020868.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84 Prof_ Thelin and Ginny in their home.JPG

 

十月份去美國時,回程特意安排了前往愛荷華州去探望練老師夫婦。從台灣的工作退休後,他們到英國Durham讀了有關考古學的碩士學位。那年是2000年左右,我也去探望他們。當時他們借住在東海外文系另一個老師Howard在Durham的家。也許一百年的老房子在英國並不稀罕,但充滿古意,很對我胃口。有一個景像,我永難忘懷。有一晚忽然睡不著,半夜醒來,從閣樓的斜窗往外望,一輪明月安靜地掛在夜空,皎潔的月光照耀著Durham 那個有名的大教堂。它們離我好近好近,我的心變得很安靜。

從英國回到美國後,練老師他們分別拜訪了東岸、西岸與中部的三個退休社區,最後選了位於中部的Grinnell。按照他們的描述,的確是三者當中最好的,不但年長者的獨立生活空間受到尊重,醫療、再教育等設備大概也是最accessible的。Grinnell College 步程可達,兩位老人家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常常去聽演講跟音樂會。待在那裡五六天左右的我,盡量參與他們的活動,想看看年長者的生活或是美國所謂的退休社區是什麼樣子。大概是每周二左右,他們兩會去參加一個遊戲活動,叫Trivial Pursuit,就是類似機智問答,但是題目多屬於冷門或是主流上無關緊要的知識。遊戲分成兩隊,分為南跟北(我們通常都是黑跟白隊,分成南北不知道跟美國南北戰爭有無關係),互相搶答。比如,其中有一題是三文魚(鮭魚,我受了香港人影響了,竟然說成三文魚)肚中靜脈的顏色是什麼?這一題練老師答對了,答案是黑色。Grinnell College是很好的學校,也很貴,非常具有人文特色。台灣日治時期培養出來的精英之一,陳炘就是這裡畢業後,再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

練老師的身體狀況不如以往。以前他走路很快,手上帶著兩個錶,對於時間的掌握分秒必爭,就是清教徒嚴格自我規律的那個樣子。現在他走路變很慢,常常落在師母後頭。跟年輕時完全相反,以前是師母小跑步跟在後頭。練老師佇著拐杖落後於我們,還叫我們不用在意他,他總會跟上來的。我後來跟師母說,我們還是走慢一點,免得老師太挫折,師母說,他已經挫折很久了。聽了有點不捨練老師。我記得在Durham要坐火車去蘇格蘭時,因為我有點小感冒,練老師硬是塞了很多維他命到我的背包。火車快要開動時,他在窗外追著火車跑,就是要確定我是否有找到座位...當時的心情,還真像朱自清望著父親背影那樣...

上面那張圖拍攝地,是練老師他們的住宅。說到這個退休社區與計劃,應該也挺有意思。房子的土地本身是May Flower協會所有。房子則是練老師出資所蓋。若他們離世,可以將房子拍賣,所得大概八成歸練老師夫婦的財產指定繼承者,其餘二成歸May flower。照片裡倚靠在他們旁邊的是Whitey,是隻流浪狗,本身也很有故事性。她來自韓國喲,因為主人搬往他洲,原先找到別的人家收養,結果自己逃了出來,流浪了四個月,熬過了嚴苛的冬天,是練師母有耐心、愛心,漸漸培養她的信任下,終於馴養了她。我到的那幾天,每天早上,她都當我是陌生人一樣,總會對我吠幾聲。有一天,我考慮兩個老人家辛苦,自願單獨帶她去溜溜。好不容易說服她跟我出門,才走了2個blocks,她就趴在那裡,怎樣不肯跟我再前進。我只得順著她,乖乖往回走,帶她回家。

下面這張圖是前來拜訪的小松鼠。師母見到小松鼠來了,趕快拿堅果灑落在窗前好招待小客人。可惜照相機沒照到,這裡的小松鼠尾巴是棕黃色的,挺特別。

79 a squirrel's visit.JPG  

這一張則是在附近的人工湖拍的。好幾隻野鴨子為了避寒,往這邊飛的中途站。

59.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種樹專輯.jpg 

給美濃的情歌

 

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是個還不錯的地方,有點變化就有機會帶給旅客一些小小的驚喜。我喜歡往C4登機門方向的途中有家賣拉麵的店。今年年初,發現有家專賣原民創作的店,雖說是商品消費,但是就想跟原民產生關連,他們也是我生命血液的一部份。我知道生產—消費很複雜,也知道自己的詢問未必有果效,但是知道整個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端都是原民自己一手來時,似乎就有點膚淺地安心起來。何況,原民的色彩圖案很令人喜歡,哪天心血來潮,就能把動人的原民元素往自己身上擺。第一次進入店裡「交關」(台語)時,看店的是個漂亮的泰雅族女孩,她後來還送了我自編的手環。

 

這一回,又發現另一家店,是屬於客家文化的。客家現在跟桐花連在一起,一切都變得美麗起來。我從這家店裡帶走了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的《種樹》專輯。

 

 

音樂跟歌都生動活潑,沒有《菊花進行軍》的悲壯,但訴求依然深刻。

《後生,打幫》這首歌裡說:

 

他們講你種的十來顆白米炸彈,犯法做不得。但是他們壓抑農業的政策樣樣合法,這個又怎樣….

 

《有機》說:

 

我們種的作品  要怎麼驗證有機

要來去倚恃衙門蓋印  或是來點一下

蛤蟆青蛙的腳印

 

又有一首,是對地方的情歌。口白裡說:

 

有一次在美國加州沙漠與海邊的日落風

我遠遠思念天外邊的美

我久沒有看到的問候與人

又有一次專程行到日本的美

我又詳細揣摩山的形款、水的流法、人的笑容

是不是跟你一樣那麼美那麼美  美濃

 

 

人在外流浪久了,渴望回過頭去認識或重新建構孕育自己的地方,然後會很用力、很用力擁抱這塊土地的任何一切。很奇妙的感受。清亮的唱腔下,搭配著平安隆的三弦琴,聽者可以很快分辨出來「三弦」是屬於沖繩或日本小島特有的質素,雖說一句客家話都聽不懂,這些不同分子或地方要素組成的音樂竟讓心頭震動不已,告訴你這是來自故鄉的聲音。先是空氣飄揚的音樂、歌聲緩緩流入耳裡,後來化成濃郁的鄉愁,不斷地從心底暈開,一直暈上眼眶,讓我的視線模糊起來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1020309.JPG 

紐西蘭的華人世界

 

此番去紐西蘭的奧克蘭,主要是為了參加由紐西蘭奧克蘭華人聯會與海外華人學會所主辦的研討會。此趟旅行收穫頗豐,但由於今天早晨剛剛抵達香港,還非常疲憊的我,暫時先記錄下這裡的華人。

 

我們剛到的第一天晚上就參加他們的歡迎會。一般而言,在純粹學術的研討會上講話的都是學界的知名人物,但這個歡迎會講話的是當地高度參與政治與公共活動的華人。跟台灣政治人物模式很像的,這裡的政治人物也會用兩三種語言向與會來賓致意,最後一句就是以毛利語做結尾(講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總之,政治正確很重要。紐西蘭大約有四百萬人口,「華人」社群有二十萬,其中據說有十八萬就住在奧克蘭。好笑的是,歡迎會最後的表演活動,是民族舞蹈表演。在北京長大的同事跟我說,這首歌的意思是,在黨的領導之下,族群融合。實在有夠怪的。

 

這樣的華人社群,其實非常複雜、有自己的內在矛盾。首先,這個紐西蘭奧克蘭華人聯會,應該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比較近,很多活動都與中國政府合辦,手冊上用的當然就是簡體字。但是這個華人聯會又有很多是屬於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他們在血緣雖屬華人,但事實上已經不會講中文(主要是廣東話),跟第一代的移民與當時紐西蘭政府對待他們的父母的遭遇也很不同。比如,其中一位叫Meilin Chong,她的父親1919年來到紐西蘭。當時紐西蘭政府不允許他們攜家帶眷,意思就是希望這些華人有朝一日還是得回中國去。然後是1937年了日本人侵略中國了,他們的媽媽才以難民身份到了紐西蘭。話說,她先生則是1939年來到紐西蘭,其實是姓HO,但是紐西蘭政府以為他的名字最後一個字是姓,於是就變成姓Chong了,這個錯誤在他們第三代的女兒身上更正過來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952(如我沒聽錯),紐西蘭政府才承認華人的公民權。對這二代已經喪失中文能力的華人來說,他們見證著歧視體制的修正,但除了血緣上是華人之外,他們究竟有什麼「中國因素」呢?又加入這樣的聯會,並且不斷地強調受歧視歷史,又怎麼「融入」所謂「主流社會」(如果有的話)。對於第二代的華人移民來說,已經自認為是紐西蘭人了(Kiwi)。問題是,隨著全球化的腳步,紐西蘭人才政策的改變,香港、台灣移民來了,他們帶著自己的地方語言;緊接著則是中國人來了。連他們自身也帶著矛盾的心情在看這些新移民。我問,有任何台灣人加入這個所謂的華人聯會嗎?「zero」,這是她提供的答案。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的學術會議成為當地的重要事件,而其實,是高度具有政治意義的活動。

 

另外,撇開這華人聯會不說,奧克蘭很多說廣東話的移民,簡直像是複製一個香港在這裡。我甚至是用廣東話問服務生廁所在哪裡。問完了才意會到,咦,這不是紐西蘭嗎?

 

 

上圖,從mount eden望出去的市景與火山。(我下次會寫一下紐西蘭的毛利人、還有好吃的食物等)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9.JPG 

現代人還需要旅遊指南嗎?想去的地方,旅遊指南恰巧會有相關訊息嗎?

 

我幾次的旅行都是匆匆忙忙,根本不及做功課。前些年去芬蘭的赫爾辛基、俄國的聖彼得堡甚至是丹麥,都是出發時在機場匆匆買了lonely planet出版的tour guide塞進背包,然後在長途飛行時猛做功課。去年到東京,香港朋友送了本「東京旅遊全攻略」,厚厚一本「攻略」講的是什麼內容呢?購物、飲食、購物、飲食。難道這是香港人感興趣的旅遊方式?

 

教授他們一行人在週日返港以後,我獨自一人前往鎌倉,只想去鶴岡八幡宮跟腰越的滿福寺。而這兩個地點在一般的旅遊書籍上較少介紹,倒是網路提供不少資訊,但是如何前往,還是透過網路直接查詢JR與電車等相關訊息比較正確與方便。我從新宿搭乘橫須賀線,其中往大船的車班多,但須轉搭其他車線才能到達鎌倉,若要直接抵達,就要留心終點站是逗子的車班。當時尚未買Suica(類似香港八達通或台北的悠遊卡),就在那裡猶豫怎麼買票時,站務人員很好心地幫我買了車票。傻傻地搭上JR後,逕自找了位置坐了下來,後來發現每個座位上方有Suica的燈號,隔壁乘客坐定後,就在那Suica位置上拍了一下,燈號由紅轉綠。我發現我座位上方還是紅的,用英文問了隔壁乘客,對方英文出人意料地好,她解釋這是指定座位,要用Suica付多餘車資。瞭解之後,趕緊起身往普通車廂的方向走。

 

鶴岡八幡宮是源賴朝開創鎌倉幕府政權後,1191年修建的祭神殿,也是源賴朝要求源義經的戀人靜御前跳白拍子的地方。就在參觀他們的國寶物時,忽聞笛聲響,出殿後一看,原來有例行性的祭典。這笛聲實在很神秘,很日本,既遙遠卻又貼近心靈深處地召喚,令我像傻瓜一樣地一路追隨這些神職人員….還無聊地注意到他們腳踩的木屐很高。

 

在鶴岡八幡宮緬懷一番後,還得到源賴朝的墓地走一走。實在難以想像,近乎一千年前的墓地竟然維護完整。然後,接著想,這麼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沒有中國帝王般的陵寢,他的墓簡單樸素的很。貴為日本將領,他們對於死亡與生命的觀念是什麼?我常常受不了很多觀點,將亞洲國家一竿子全都歸入儒家思想的範疇,也無法忍受動不動就說日本很多東西是源自於中國。日本,其實很不同。即使表面一樣,裡子卻大不同。

 

從鎌倉到腰越,可搭江ノ電前往,這電車沿途停靠的各站其實頗值得一遊,可惜時間不足,我得堅定我的目標,就是腰越。鎌倉到腰越這現代電車的20分鐘車程,卻是源義經終其一生都到不了的地方。藉著法王命令押送平宗盛父子回鎌倉的機會,源義經衷心盼著見兄長一面,好消除源賴朝對他的懷疑,卻在腰越被檔了下來,一輩子都進不了鎌倉。悲痛萬分的義經苦等在滿福寺,最後讓其家臣弁慶代書,寫下有名的腰越狀,悲訴自己對源賴朝的一片兄弟情。我在這小小的寺廟待了許久,不捨離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腰越狀就擺在玻璃櫥窗後,我也沒拍照,覺得鏡面反光,拍的效果不會好。滿福寺一旁還加開了「義經庵」,提供食宿。這小寺廟也許就靠這腰越狀和「源義經」維持生存?

 

在看NHK源義經這套大河劇時,常從戲的場景裡聽到奇怪的聲音。一到腰越這地方,沿著海岸走,也不時從空中傳來這悠長的聲音,仰頭一望,啊!竟然是鷹。長在城市的我,一輩子沒見過鷹,不知道原來那是他們的叫聲。路的前方有張告示,警告空中的飛鷹有時候會攻擊人類。我拼命地將相機對準空中盤旋的鷹,就盼留下幾張照片,結果發現它愈盤愈近,一旁的路人要我小心,可別成了老鷹眼中的獵物。儘管悵然,內心還是感到相當滿足。

 

旅行之所以有意思,還是因為背後的故事吸引人啊。

 

 

70 小心空中飛翔的鷹.JPG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sakura.JPG 

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渴望旅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又是為了什麼?商務旅行,是為了工作需要,為了一種目的的達成。但是單純的想要旅行,是為了什麼呢?小學的遠足活動最是期待,到過的地方早就忘了,但是行前準備的興奮與心情卻依然深刻。就像大弟弟曾經分享的,對他而言,旅行最快樂的一刻,莫過於出發前的興奮與期待。

這趟日本之旅,託教授之福,他受東大東洋研究所邀約演講,我們整個研究團隊一起跟來了。住的地方很好,旅館新宿Century Southern Tower,可以讓客人從房往外看到新宿地區的景色。隔天清晨,拉開窗簾,進入視野的是富士山,真是太叫人驚喜!禁不住大聲喊,喔嗨呦~富士山。

日本是講究 "優しい"(發音為ya sa shii)的社會。很多人翻譯"優しい"為溫柔,我自己的體會是,貼心細膩、為他人著想。從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細節,很容易發現日本社會這種特質,也真是日本討人喜歡的地方。台灣人哈日,如果可以哈到一種地步,把這種"優しい"特質扎根於台灣就好了。

我住房的網路似乎有點問題,請來工作人員察看。他帶著自己的notebook放在桌上,正彎著腰測試連線狀況時,我請他坐下比較好操作電腦,他很自然地回應,「我正在工作,不可以坐」。他的態度令我印象深刻。再有一件,我們到那家有名的中村屋吃咖哩時,服務員耐心地解釋菜單,她的姿勢不是彎腰向著客人俯視,而是維持雙膝微曲的姿態與客人視線平行。

上週一我到皇居附近的公文書館找資料,因為語言的關係,我的到訪給他們添了很多麻煩。不知道他們是特意還是剛好交班,中午過後,有一位可以用英語幫助我的工作人員出現在櫃臺。我查閱的資料是明治到昭和時期的辜顯榮活動情形,公文大部分是用毛筆寫在宣紙上。調閱資料時,我自己也小心謹慎,擔心手汗玷污了檔案。這些公文這麼寶貴,檔案館必須找專業公司代為影印與郵寄,我填妥資料,他們跟我說,「海外大約得需四個星期寄達,代理公司會寄發票給您,到時候您再付款給這家代理公司」。出於好奇,我跟他們說,我個人當然會付錢,可是有人收了資料不付錢,那可怎麼辦?他們一聽都傻眼,不知道怎麼回答我的問題。

他們相信他人,這是社會培養起來的制度信任,也同樣是不帶給人麻煩的"優しい"思維。

說到底,旅行是為了什麼?我這趟旅行也亂七八糟讀了很多書,忘了是從哪裡看來的,英語的,也許是早晨旅館送來的報紙讀來的?其中講了一個故事,山上女神給三兄弟各自一個願望,讓他們隔天起登山,以他們自己劃定的界線為疆界,其中地土生長的都屬於他們擁有,高度的疆界也決定他們的眼界,唯有爬到最高的,可以俯瞰世界與萬物。老大,走了三分之一,決定不走了,他擁有了山底下的果樹與家禽;老二爬得更高點,停下腳步,看得比老大的景物更寬廣,也能享受山腰的蔬果與飛禽;老三繼續走,他想爬到山頂探一探女神講的世界和宇宙萬物,疲憊不堪的他,有一天終於到達山頂了。他看到了世界與天上的星宿,但所能擁有的,只是山巔的露水與稀薄的空氣。儘管如此,他卻相當滿足。

值得嗎?每個人的渴望不同。好奇心,驅使我們旅行。認識了他人,也認識了自己,我們的心靈就覺得很飽足。

(圖片:東京大學所開的第一株櫻花)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到澳門旅遊,住宿都不太貴。君不見,市中心的旅館周遭,一堆寫著大大「押」字的當鋪,就有那些懷抱著希望想一睹手氣人的典當身家? 這些當鋪才不要您的骨董家具,他們看準的是手指上的鑽戒,手腕上的鐲子、百萬名錶或是皮帶上的黃金扣環。澳門市中心的旅館,要人們去賭,不是去休息。

但這回,鐵定是金融海嘯發酵了,好多大型賭場旅館蓋到一半都停下來了。想想澳門人口四十萬,可以容納這麼多賭場嗎? 我指的是就業人口。澳門社會出現一個隱藏的危機,如果這個小城鎮,只有單一產業--賭,那麼,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想像是什麼? 有必要讀大學嗎?進入賭場工作,是不是早晚的事情?想到這些,就替他們擔心起來。

這回到澳門,純度假。老闆堅持要住Westin(就很貴了),一個最關鍵的理由是:沒有住過。它遠離澳門市中心,在路環黑沙灣上。我們一下碼頭,還得花上近100元搭計程車才能抵達。一去就愛上了。不僅是旅館座落的景緻迷人,還有旅館本身的建築與設計。陽光就在每個角落,空氣清新,滿眼的綠意。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許久不見。牆是奶黃色的,牆邊與柱子周圍都鑲上了白瓷底藍圖的磚,非常具有南歐風味。尤其喜愛的是處處有亭子,我們坐在底下,涼涼的風吹拂在臉上,卻又被溫暖的陽光包圍著,真是舒服極了。

這趟來,我們都成了大爺。話雖如此,教授還是招集大家開了會,一開起會來,語言又都轉變成英文。哎呀,還是有不少工作呢。這樣我的愉悅度是不是要稍減一下?哈哈。

晚上,我們到聞名已久的Fernado。此處也是非常典型的南歐風景,都進屋了,拐個彎,豁然開朗,又見是個天井庭園。這家店非常驕傲,不接受訂位,我們光是掛號都不知道掛到幾號了。只能在露天的院子裡喝啤酒等候唱名。等候的客人極多,還有日本團呢。也許是等太久了,食物一上桌,很快掃光,也覺得美味可口。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紅豆豬手、steam octopus。

其實,比起來還是雅憩花園餐廳最好,食物鮮美又便宜,甚至麵包都是自己烤的,外酥內軟的麵包入口,只能說是太幸福。有特色的聖方濟天主堂就在一旁,又能遠眺對面的海灣(喔,聽說就是珠海,看起來會以為不到一百公尺呢!),還嚐到澳門當地啤酒,真酷。

走在路環途中,瞥到一個據說是量米用的木斗盒,那個英國老太太說有一百三十年了。我喜歡木盒的自然色澤,心裡想著,也許可以拿來放雜誌用? 嘿,它是我的了。(又貢獻了澳門經濟...)。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冷無賴.gif

蔣勳來了香港跟這裡的朋友介紹王羲之的書法。其餘細節不談,就只談我最喜歡的部分。

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竟然沒有一個字的真跡留在這世界上,我們現在所看的都是臨摹的複製品。經歷了五胡之亂的王羲之對於生命的態度有別於儒家主流價值,他知道在政權背後的荒涼跟荒謬,比較真實的,也許反而是周遭的親情與友人的關懷。王羲之的字體都展現在所留下的書信裡,信的內容簡短,在蔣勳的重新詮釋下,直是現代版的簡訊,有些根本就是便條紙一張,例如上圖的第三則奉橘,送橘子三百枚給朋友品嚐。(三百枚,也未免太多了,也許當時朋友的親友眾多?)。我喜歡蔣勳提到的第二則,何如帖。

「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賴,尋復白,羲之白。」王羲之,問候朋友身體如何,說回信晚了。然後表示自己心中冷淡,覺得生活沒什麼意思,百無聊賴(這在儒家想法,是不被允許的)。再聊吧。蔣勳解釋到此,說,能夠中冷無賴,多麼好。事實上,在王羲之的歷史與社會情境,是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感嘆,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現況,那麼,生命究竟有何意義呢?難怪他的信裡頭,有很多的奈何奈何。蔣勳羨慕起來。

又,如果沒有蔣勳對於美學的追尋熱情,以及猶如宣教士般的堅定柔情,我們又怎能隨著蔣勳而感受到文字美學的脈動呢?冷,是忠於自己,無須討好,取得自在。熱呢?

王羲之的書法既華麗又頹廢,陽光般地燦爛卻又隱含著生命如芻狗般的無奈。

有意思的是,最能展現王羲之這種對於生命體悟的文化是日本。下回一定要去日本正倉院看王羲之的書法!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張圖是畦地梅太郎在1960年代末期的版畫作品。聽說這個人喜歡創作有關山的各種主題,最有名的是山男。新井先生說,山男的頭頂其實象徵著富士山(我想,日本人怎樣都要跟富士山有關吧)。我在新井先生的店裡看到這張「山的歌聲」,很是喜歡。現在這張畫就擺在客廳裡。 :)

在日本幾天裡,最喜歡的地方是栃木縣芳賀郡的益子町。這個地方像個盆地,為山環繞,大片大片的金黃色的稻田在眼前展開。

 

或走路或騎車,逍遙自在。這個小城,給人悠靜自得。景揚帶我去的一兩家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這裡的人,好像不著急做生意,時間到了,就休息。比較像是西班牙或是義大利,竟然也有Siesta(午休),超過兩點半,就不營業。這樣咖啡是要什麼時候喝咧?這家店在小山坡上,希望下回有機會去。另外一家,老闆是年輕人,顯得極有自信,但又親切。座位旁的窗外,一望出去就是遼闊的田野。店裡還賣很多各式各樣的帽子,老闆自己也戴帽,造型獨特,非常有型。除了探訪幾個陶藝家,也跟第九代的織布師傅聊天,增長不少見識。原來,藍,有那麼多層次,也因此有不同的名稱。進去這家織布染坊,也親眼看到大大小小的「染缸」。

喜歡這種旅行方式。尤其織布師傅談起那編號第十三號可以製成紅色的南美昆蟲,曾經引起戰禍,就不得不叫人嘖嘖稱奇。物質文明的發達與戰事,可以寫下多少篇故事呢?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Nov 15 Sat 2008 17:59
  • 狐火

 
走回晴海通り,往車站途中,看見一家販賣生活用品的小店,我在那裡給Kate跟Ken大哥買了一雙他們囑咐的筷子,請他們包裝妥當。之後,看見賣蔬果的店,忍不住停下腳步,買了兩個蘋果跟一個奇異果。原本要挑的蘋果,老闆用英文跟我說,那個很酸,建議我挑別種的。尊其囑咐。

天色漸晚,但右前方讓人眼睛一亮,靠近東銀座車站一家歌舞伎座,叫做頭爵伎座,擠滿了人潮。出於好奇,我過了馬路,一探究竟。為了慶祝歌舞伎座一百二十年,松竹製作,從十月二日開始。雖然明天也要跟景揚去千葉看市川染五郎的歌舞伎表演,但是這個顯然不能錯過,因為坂東玉三郎(ばんどう たまさぶろう)主演,直呼自己真是太幸運了。我用日圓買了只看一齣戲的票,一千日圓,座位在四樓,上去一看坐的大半是老外。

這戲叫「本朝二十四孝」的狐火。老實說,前二十分鐘,我幾乎快要睡著了。舞台右邊一角,座落著一個琴師,一個說書似的旁白。整幕戲分割成三格,三個角色恰恰分別置於三間廂房。左邊飾演腰元濡衣的福助,中間則是武田勝賴,最右邊的廂房則是重要角色,演八重垣姬(やえがきひめ)的坂東玉三郎。日本觀眾看戲的習慣與台灣也不太一樣,即使戲已經開演了,還是有好多人會進場,我覺得挺打擾觀眾的。然後一個習慣跟看中國戲曲一樣,演得好的地方,也會有人喝采。

狐火的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八重垣姬經由父親謙信許配給武田。武田後來被織田所滅之後,聽說在天目山自殺。八重垣姬傷心地拿著十重香在湖邊悼念。沒想到在天目山死去的並不是武田,而是一個叫花造蓑作的人。武田後來假扮成這個人,試圖取回武田自家的家寶,結果,謙信不僅識破武田的意圖還打算殺他。八重垣姬急著想報信通知,拿著武田家寶諏訪法性兜尋找武田,到了諏訪湖(すわこ),卻因為湖水結冰無法通行。第一幕落。

當時,也不知道這齣戲到底結束了沒,還問隔壁的老外,結果他雙肩一聳無奈地回答:I have no idea~~。眼看右邊一排的老外都走了。我呢?走或不走?此時,只有用所學的關鍵性日文問另一頭隔壁的日本太太:終わりますか?一聽到まだまだ,就知道戲還沒完。第二幕拉開時,狐火四處晃動。原來是諏訪湖神派了狐火一路護送八重垣姬順利渡湖與情郎相會。

玉三郎,一個堂堂男子,怎能把女性柔美優雅的神態,掌握地那麼細膩?無法渡湖時,那種既憂傷、著急又哀婉的心情,透過她或靜止或抬頭或轉身而傳達給觀眾。真神奇。

tm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