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比喻」對很多基督徒而言耳熟能詳。最近在讀Ratzinger(現任教宗)寫的《拿撒勒人耶穌》(Jesus of Nazareth),有些提醒,讓我不斷反芻。首先,耶穌講話的脈絡,是身處於一堆被主流社會瞧不起的人或罪人當中,主流人士(法利賽人跟文士)私下議論耶穌的行為。耶穌就是在這情況下給了三個故事,其中一個就是浪子的比喻。教宗指出,故事的主軸不是那個浪子,而是「一個人有兩個兒子」。父親,是故事的核心。
小兒子要求分家業,之後在外頭放浪形骸,追求他心目中的自由。這一段任意放蕩的人生到歸家的路途,Ratzinger以「朝聖」(pilgrimage)形容,就是一個人發現存在意義的過程。就內在而言,這是一段面對「父親」與身為兒子而有的「真正自由」的意義醒悟過來的旅程。事實上,耶穌這個浪子比喻是以舊約何西阿書11章1-9節為基礎而給的。
以法連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我必不發猛烈的怒氣、也不再毀滅以法連,因我是 神,並非世人、是你們中間的聖者、我必不在怒中臨到你們。(何西阿書11:8、9)
路加福音裡敘述,落魄的小兒子「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新約裡的「動了慈心」,就與舊約裡「我的憐愛大大發動」一樣。英文是compassion,而在舊約裡的「我回心轉意」,英文是「My heart is troubled within me and I am moved with compassion」。
我讀聖經,最喜歡發現神的屬性。我們的神,如他所說,「我是神,並非世人」,這樣的神有苦惱,就是被他自己的憐愛苦惱。教宗解釋compassion就字意的表達,指的是母親的子宮,是這樣的慈心、憐愛恢復了與小兒子的關係(sonship)。
到了大兒子的部分。大兒子不滿意這位弟弟放蕩的過去竟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還聽到家裡作樂跳舞的聲音,生氣地不肯進去。這個父親對於公義並沒有與大兒子爭論。但是耶穌要說的其實有個重點,就是那些遵守律法者所要面對的試探,什麼試探呢?與父的關係不只是律法(a juridical relationship),他們需要認識,神不只是一個律法的神,而是一個大於律法而有愛的神。順服,不是因為律法規定,而是來自於更深、更為謙卑的一種力量。大兒子對於神的善所發的苦毒,事實上也說明了這類順服的限制。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也嚮往小兒子放浪形骸的那種自由。大兒子,同樣需要經過一段旅程,重新認識自由與兒子的意義。
「他父親出來勸他」,再次地把焦點放在這位父親與大兒子的關係上。有著兒子身份,卻過著奴隸般的生活。耶穌鼓勵我們,那些「未離家」的,也需要確認我們跟這位父親的關係,找到信仰的喜樂。
我從網路上找到Rembrandt畫的浪子回頭。這幅畫,我在聖彼得堡的Hermitage博物館親眼見過。Rembrandt實在是很厲害,觀畫者的目光,除了兒子的襤褸落魄,父親那雙堅毅卻充滿溫暖的手,臉上的不捨卻安慰的神情,再看看周遭幾個人物包括大兒子的臉部表情。順帶一句,Hermitage博物館超大,我想可能要在那裡待兩個星期才能把畫看完。
留言列表